设为首页添加收藏

您好! 欢迎来到ayx爱游戏有限公司!

微博
扫码关注官方微博
微信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电话:400-123-4567
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公司新闻

ayx爱游戏上海这样定义“公共空间”:从变大的公园广场绿地到活力空间就在我家门口

发布日期:2023-03-20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

  从滨江空间的“工业锈带”到“生活秀带”;从世博会大客流预警和引导、安全系统,到“一网通办”和“一网统管”;从世博会上新能源、垃圾循环利用,到绿色出行、垃圾分类;从最佳实践区奇思妙想的各类建筑,到城市更新、历史风貌保护;从世博会展示的现代文明理念,到持续放大的国际文化交流⋯⋯

  上海如何变得更加有智慧、有抵御风险的韧性,更加有活力、创新能力?如何迈向“上海2035”总体规划中的全球城市?

  我们将以系列报道的方式,从几个方面梳理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的变迁,追踪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实践轨迹。

  十年前,身为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青年学者,徐磊青尚未完全看懂蕴藏于世博会展馆背后的匠心。当时,触动他最多的是英国馆。

  那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,展区核心“种子圣殿”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。徐磊青在琢磨的问题是:论内部展示空间大小,英国馆不占优势。由于客流量远超预期,入馆之后,游人似乎匆匆几步就走完了全程。但这没有消解上海市民对英国馆的好印象,流连于英国馆馆外广场的人流络绎不绝。走出英国馆的人们,或近距离观察,或交流讨论,不知不觉之间,已在广场上停留了很久。

  让他领悟的,不只是海内外优秀城市设计作品,更有中国建筑师们近年来的本土实践,以及上海近年来对公共空间的再理解、再探索。

  如果说,这座城市的市民对“公共空间”的理解,曾经还主要停留在公园、大型绿地、市民广场,管理者和建设者对于“公共空间”的打造,还主要集中在那些最亮的中央商务区、街道和大广场;那么,近年来,上海公共空间的营造,已经从那些最亮的地方,拓展到城市的各个部分、各个角落。而且,即便是那些最亮的地方,都已经在上海愈发笃信的“新空间观”之下,提质、升级了多个轮次。

  自2015年前后开始酝酿的《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》《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》不仅记录了上海关于城市空间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考,更成为上海“新空间观”探索的忠实记录。

  日前,多个户外演出在新天地内的公共空间上演,身怀绝技的街头艺人出没,引来市民游客驻足观看。 海沙尔 摄

  ayx爱游戏

  《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》则成了徐磊青如今参阅频率最高的一份指导性文件。随着居民们从头到尾的深度参与,学生们也和徐磊青一起,摸索到了社区公共空间打造的最佳办法———前期深入蹲点调研,听取各方居民意见,真正解决居民痛点和需求。学生沈逸飞感受深刻,“我们的专长是设计,习惯做东西高大上,但是与居民们近距离接触的经历不断启发我们,社区公共空间打造,贴近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。”

  随着苏州河沿河景观提升工程有序推进,黄浦区苏州河南岸(乌镇路桥-成都路桥)——“苏河之驿”滨河公共空间日前对外开放。 海沙尔 摄

  “重视空间之于人的意义,这大概就是上海新空间观的要义所在。”徐磊青说,“世博会前,上海基本完成对整个城市空间架构的酝酿,由点到线、面的改造逐步铺开,为后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,奠定了基础。”

  下一步,上海的“空间观”如何继续提质、升级?徐磊青想了一下说,“2010年,一个住在宝山、杨浦的市民要想去看世博会,路上还是挺折腾的。但在不远的未来,相信大部分市民家门口就会拥有品质不错的公共空间。”